要闻 党建 统战 教育 金融 房建 文旅 卫健 助农 酒业 企业 书画

书法艺术十日谈之十一 书法作品的欣赏

来源:中华网安徽频道 2022-05-11 12:57:50

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追求的“道”和“美”、“形而上”和“形而下”的浑然化一。书家以唯物的、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,以出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,创造出或急或缓、或粗或细、或浓或淡、或开或合蕴涵着感情意趣的线条、结体、章法等艺术形式;以笔法上的提顿挫按、墨法上的浓淡枯涩、结体上的揖让有道、章法上的起承转合给人以美的感受。以形式的美、力度的美、结构的美唤起人们联想、情趣和美感。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但他们都只是一种形式,寄托在里面的,依然是一样的灵魂或精神。

欣赏者如何理性欣赏一幅作品,如何予以解读,如何通过蕴涵着感情意趣的笔法、结体、章法等艺术形式去深刻体验寄托在其中的灵魂或精神呢?

书法欣赏元素包括三方面,即:笔法、结体和章法。一是笔法。所谓笔法,在运笔时掌握轻重、快慢、偏正、曲直等方法,称为“笔法”。

书法艺术十日谈之十一 书法作品的欣赏

笔法包括执笔之法和运笔之法。先说执笔之法。康有为在《广艺舟方楫》中说:“学书有序,必先能执笔”。古往今来,书家执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;有拨镫[dèng]、握管、撮管、单钩、凤眼等多种执笔法。常用的有“三指执笔法”和“五指执笔法”。三指执笔法,就是在写字时只用大拇指、中指和食指执笔。五指执笔法,相传为唐代陆希声提出,即“擫”(yè)、“押”、“钩”、“格”、“抵”。苏东坡《论书》中说:“把笔无定法,要使虚而宽。”朱履贞《书学捷要》云:“学书第一执笔,执笔欲高,低则拘挛。执笔高则臂悬,悬则骨力兼到,字势无限。虽小字,亦不令臂肘着案,方成书法也。”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》中说:古之所谓指实掌虚者,谓五指皆贴管为实。”其小指实贴无名指,空中用力,令到指端,非坚握之说也。握之太紧,力止在管而不在毫端,其书必拋筋露骨,枯而且弱。再说运笔之法。运笔之法包括中、侧、藏、露、提、按、转折、平移、翻绞等多种方法。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,紧接着以中、侧锋相承,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,又可变换一下墨趣,丰富充实了笔画的线条。古人讲究用墨,贵用浓墨,乌黑发亮,目的是为了增加书法作品的神采。在书法作品中一般称之为“浓、淡、枯、渴、涨”即浓墨,淡墨、枯笔、渴笔、涨墨,利用墨色的转换,使作品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。  

二是结体。结体也叫结字,即单字中点画安排与形式布局的方法。汉字书体有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,虽书体风格各异,但必须遵循结字的基本规律。篆、隶、楷以静为主,行草书以动为主,结字的重心安排应先取平稳,以“正”为入门,然后由正求险,正险相生,便能得结字的奥妙。项穆《书法雅言》云:“书法要旨,有正有奇,所谓正者,偃[yǎn]仰顿挫,揭按照应,筋骨威仪,确有节制是也。”所谓奇者,参差起伏,腾凌射空,风情姿态,巧妙多端是也。奇即连于正之内,正即列于奇之中。正而无奇,虽庄严沉实,恒朴厚而少文,奇而弗正,虽雄爽飞研,多谲[jué]厉而乏雅。这段话把平正与奇险的辩证关系阐述得非常透彻。汉字中各种字体都有特定的态势,篆书呈纵势,隶书呈横势,楷书呈方,草书呈圆,行书则是方圆结合。结字中除了字的重心挪移和态势的俯仰,还要避免重复与雷同,方得变化自然。要使互不相干的点画有机的组合一个有态势、有灵魂的单字,靠的是点画间的呼应,只有点画的形势相互映带,血脉不断,才能使字的笔画贯通一气,神采奕奕。结字中,黑白的布置也很重要,有笔画中为黑,无笔画中为白,以黑色笔画割裂白色块面的安排与布置称为布白,在书法中,白与黑都是体现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,所谓“计白当黑”、“知白守黑”,都是指“黑”与“白”的辩证统一。结字还应做到因字赋形。汉字由最初象形文字发展到表意文字,形体结构取法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,大小长短,肥瘦,欹(qī)正,千姿百态,各具面目,因此,书写时,应顺其自然,因字立形,各尽其势。

三是章法。章法就是构图,也叫分行布白。广义的章法,即大章法;包括正文、落款、钤(qián)印等;狭义的章法即小章法。指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,一行与几行之间布置的关系。张绅《书法通释》日:“古人写字,正如作文,有字法,章法,篇法,终篇结构,首尾相应,故云: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。”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云:“古人论书,以章法为一大事”,右军《兰亭序》章法为古今第一。书法的章法,先须求均,而后求变;先须求稳,而后求奇。如篆书一般横竖成行,行距大于字距。甲骨、金文,不一定都要横竖成行,其行气可以错落自然,有钤(qián)斜,大小,参差变化。隶书因字取横势,故字距大于行距。楷书一般横竖成行,行距大于字距。大草的章法错落跌宕,疏密,大小,大起大落,其章法,线条若“飞鸟出林,惊蛇入草”;其布白若飞花散雪,惊涛骇浪。

书法艺术十日谈之十一 书法作品的欣赏

 

书法章法之始,根据所书文字内容的多少,先定形式;是横是竖,是中堂是条幅,是斗方是扇面,形式一定,然后再铺张文字,占据作品空间,展现立意内容,充实其层次,修正其形象。包括虚实分布,字眼的夸张,字与字间的避让,造险救险,乃至题款字大小,钤印位置,印泥质量都要讲究。使整幅作品重点突出,离合相扣,横去竖来,应接自如,和谐感人。

欣赏一幅字的具体方法,作者的体会是可沿纵和横两条线进行。

从纵的方面讲,书法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的审美过程。先是远看。即欣赏者面对作品,保持一定距离,看宏观,得到作品行气、章法、风格的整体印象,即第一印象。再是近看。微观,近距离仔细观察探究,看笔法、结体、形质、神采、墨色等。再远看。看字与字构成的行所体现的旋律,看行与行构成的气势;看字与印章、留白构成的章法;看书法与书写内容结合的完美度。与第一次的远看比较,这次远看进了一层,是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远看,是微观基础上的远看,是对具体的一次高度的抽象。

从横的方面讲,注重以下方面:

第一,气韵生动。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。要达到气韵生动,就必须要“骨法用笔”,也就是说要写出有弹性、有力度的线条。毛笔是用狼毫、羊毫等兽毛制成,具备“尖、圆、齐、健”的特点,书写得法,能有刚健、遒婉、秀逸、凝重、流丽等非常生动的表现。而采用墨汁书写的作品,色泽鲜亮而又沉着,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会产生生动的墨韵,使书法线条的表现更加传神。

第二,行意合一。汉字以象形和会意为造字的基础,每个单独的字都是古人创造的艺术作品。书法家在书写这个字时,充分分析其结构,感受其美感,且通过自己的创作把这种美的感受予以再现、强化、外化。

第三,点线面的结构。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,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。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。书法的结构美类似于建筑美感。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。其中以欧阳询的《结字三十六法》影响最大。古代书法家在写字时心存意象,展示千姿百态的书法结构美。

第四,笔墨交融的线型。书法是以线来造型的,书家笔下线条具有生命的质感,线条本身即具备了丰富的审美因素,其提按顿挫,粗细徐疾,干湿浓淡,迂曲刚柔,体现了音乐般的广阔表现领域,其节奏、旋律把人引进了如痴如醉的优美的意境。

第五,虚实相生的章法。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的结构法。带有程式化的特征。书法作品尤其是草书作品的章法一般包括:开头加引手章组成的起手式;情感稳重充盈的前半程;笔墨自由驰骋、变化多端的后半程;落款、钤印组成的结尾。这种起、承、转、合式的结构美,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“太极图”式的一般法则。太极图中的“S”线的线型表现的就是章法的实地美,而线包围的空白表现就是章法的虚地美。虚实相映、刚柔相济,形成了书法章法变化万千、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。

第六,诗书并茂的文采。书法是书写文字的艺术,虽然创作的书法线条本身极具美感,但是所书写内容的美好及其把握,无疑会锦上添花。大书法家都是具有高度诗文修养的文人学者,书法作品也就是杰出的文学作品。比如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既有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的美誉又是古代散文的经典作品,读其字、赏其文,美不胜收。

以上把欣赏分为纵向和横向两部分,是从理论层面划分的,是为了讲得清楚而加以归纳的。在实际欣赏过程中,纵向、横向多是交织在一起的,欣赏所涉及的内容也并非那样有序和完整,可能存在重叠和先后的倒置,所以,不必机械地理解和盲目照搬。这一点有必要交代清楚。

以上所述对书法作品的欣赏,当然是有条件的,那就是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书法修养。那么,会有人问:是否没有一定书法修养的人,对一幅书法作品就没有感受、没有正确的感受,无权对作品予以评价呢?否!应该说,大部分人对书法作品都会有直观的感受,因为看完一幅作品,总会有好看不好看、喜欢不喜欢的直观感受。秦牧先生在其散文集《艺海拾贝》里有篇名叫“虾趣”的文章,文中讲到有位农夫到一个大户人家掏粪,挑粪出来时经过一个厅堂,就在他匆匆经过时,一眼瞥见挂在墙上的一幅齐白石先生的虾画,瞬间,他为画中虾的逼真和画面的空灵所震撼,竟挑着粪担兀自站在那里......由其可见,美的力量是巨大的,真正美的东西能够直接打动大多数人的心灵,包括目不识丁的农夫。但话说回来,同为感受,其中有差别。有些人对自己的感受能说清原因,就是俗话所说的能说出所以然来;而有些人仅限于感受,说不清原因,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这因为,前者有一定的书法修养,他的欣赏既有感性的成分,又有理性的成分;后者不具有一定的书法修养,其感受多是感性的、直观的。虽如此,但这并不妨碍后者对作品的评价,因为他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直观感受对作品予以评价,而且这种评价对作者仍然是重要的。这犹如不懂得做菜的人仍能感觉到厨师所烧的菜口味好歹,仍然可以评价,同样可以促进厨师厨艺的改进。正是:“莫道书法玄又玄,门外之人不可言。须知名厨至美味,食客说得淡与咸(作者《书道吟书法欣赏》)。”如此说来,可见对书家而言,来自专家和大众的批评同样重要。

  责任编辑:刘凯旋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