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书道
请君闲览十日谈,且恕无忌书道言。
自然为规情为矩,饥来吃饭倦来眠。
《书法艺术十日谈》(简称《十日谈》)乃作者论书法的系列文章。
“自然为规情为矩”是作者关于书法基本观点的诗化。简言之即书法意象取法自然,其中饱含创作者主观情感
“饥来吃饭倦来眠”,出自明代王阳明诗,“饥来吃饭倦来眠,只此修行玄更玄。说与世人浑不信,却从身外觅神仙。”其意是“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,顺任自然,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,别有用功,别有修行。世人不懂这种不用功的用功、不修之修的奥妙,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,终属徒劳”,其认为“理”就在心中,主张加强自己内心的修养。
十日谈有感
残阳寒月年复年,十年写就十日谈。
珠泪纵横君莫笑,一剑磨罢鬓尽斑。
《十日谈》乃作者谈书法系列文章,计十篇。从书法继承和创新、书法与自然、书法与文化、书法与哲学、书法与人生、书法与道德、书法与京剧及酒诸方面关系予以论述,表现作者“自然为规,人情为矩”的书法理念。
书者自述
四分行楷三分隶,二分山色并水意。
更有人间冷暖情,自然为规情为矩。
郑板桥书法自称“六分半书”。他把楷、隶、行、草四体糅合一体,并加入画竹、兰的笔意,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新书体。其书法峭拔雄浑,字态的欹正、大小、宽窄、疏密等随机布置,犹如乱石铺街,错落有致,十分生动。故世人把郑板桥书法称作“乱石铺街”。
本诗作者这里表达仰慕古人,努力创造之意。
求索
师从唐楷求法度,追慕魏碑任性情。
自然为规情为矩,我书如我不随人。
清.梁谳《学书论》曰“学书须临唐碑,到极劲键时,然后归到晋人,则神韵中自俱骨气,否则一派圆软,便写成软弱字矣”。
“自然为规,人情为矩”系诗的作者对书法的基本观点。
中和美
提按顿挫走笔健,浓淡枯涩墨韵奇。
欹正揖让势万化,喜怒哀乐情淋漓。
古人论述书法的“中和美”颇多。唐人孙过庭《书谱》曰:“至若数画并施,其形各异;众点齐列,为体互乖。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。违而不犯,和而不同”。明代宋啬《书法纶贯》曰:“刚柔相济,权正相兼,平险相错,筋骨相着,古今相参,圆阙相让,纤涩相宜,理事相符,意兴相发,字法之能事毕矣。”
作字法
千山万壑化于胸,凝神聚魄笔悬空。
豪情忽至墨色动,半入长卷半随风。
清.周星莲《临池管见》曰“作字之法,先使腕灵笔活,凌空取势,沉著痛快,淋漓酣畅,纯任自然,不可思议。”“胶柱鼓瑟,刻舟求剑,以团笔为中锋,以扁笔为侧锋,犹斤斤曰:‘若者中锋,若者偏锋,若者是,若者不是。'纯是梦呓!”。
观公主担夫争道
公主担夫怎争道,中间自有无穷妙。
君若悟透其中理,方识大家书中道。
《公主担夫争道》,书法典故。出自唐代李肇《国史补》,谓唐代张旭自言尝见公主与担夫在羊肠小道上争道,各不相让,但又闪避行进得法,从而领悟到书法上的结构布白,偏旁组合,应进退参差有致,张弛迎让有情。
禅意书法解
须知凡事有因原,身心未修莫言禅。
不见时人江湖字,千涂万抹也枉然。
禅意书法,指带有禅境与禅意的书法作品,也指以追求禅的意境的书法创作行为与书法创作者。然世间有些千奇百怪的“江湖字”竟以“禅意书法”自诩,岂不谬哉。
书途远
横平竖直似简单,入门方识苦与艰。
永字八法书有道,结体无常化万千。
目览群书养正气,足行千里眼界宽。
寒暑十年方登岭,前程尚有万重山。
“永字八法”,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。即以“永”字八笔顺序为例,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。
“结体”,书法术语,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。笔法、结体和章法是书法技艺的三个要素。
书者之德
书家修书更修心,名利之事不可争。
常言心正笔方正,惠风和畅长卷清。
常言道“字如其人”,唐人柳公权更有“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”的名言。相传,唐穆宗一边看着柳公权运笔写字,一边连连赞叹,还颇为郑重地问道:“你的字怎么写得如此之好呢?”柳公权当即便以“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”作答。
“惠风和畅”,谓柔和的风,使人感到温暖、舒适。出处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”
赤子心
金钩银画藏法度,行云流水显性情。
最是沧海桑田后,纸背犹透赤子心。
赤子,初生的婴儿。赤子心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。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书道叹
书道求美亦求真,最忌急功近利心。
回眸熙熙攘攘者,几为书艺几为名。
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。出自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司马迁《史记》的第一百二十九章“货殖列传”,意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彼。作者这里的“熙熙攘攘者”指现今书法之人。
书品
莫道书法玄又玄,门外之人不可言。
须知名厨至美味,食客说得淡与咸。
书法至美,人皆可感受,故而可说得其感受。这道理犹如食客不会做菜,但亦能品出菜之味道。
书法谣
沐浴更衣坐良久,沉心静气丹田守。
意象渐显心潮起,笔墨未动风嗖嗖。
中锋偏锋随意转,浓淡缓急皆应手。
揖让避就俱有情,温醇沉毅显刚柔。
竖若大漠孤烟直,横似阵云伴雷吼。
钩如长空之初月,点象坠石大如斗。
密不透风疏跑马,起承转合规矩有。
内化于心外化形,无穷造化任抖擞。
收篇心若江水平,搁笔满纸青峰有。
无尽心力化意象,三顾难舍频回首。
书法谣意在形象展现书者的创作过程。
醉书
2017年12月29日
酒罢微醺书斋返,胸臆起伏生波澜。
浓墨饱蘸笔在手,伫立半开朦胧眼。
点画缓急随意走,墨色淋漓任自然。
初似泛舟平湖上,恍见百鸟飞高远。
刹那天边风云起,急雨狂飙电光闪。
石破天惊奇峰出,虎啸龙腾人呐喊。
雨过天光夕照明,山重水复江河满。
珠玑满幅浑不识,掷笔高卧夜阑干。
注:醉书。书家酒后微醺之创作状态。
“夜阑干”,指星月西斜,夜深人静。如唐代诗人刘方平《月夜》:“更深月色半人家,北斗阑干南斗斜。”
书法之笔法
提按生浓淡,缓疾节奏现。
中锋取其直,侧锋求其变。
翻绞出枯涩,藏露显明暗。
形同秋藤劲,状若雪浪溅。
笔法即用笔之法,包括中、侧、藏、露、提、按、转折、平移、翻绞等。
书法之结体
结体无定法,变化有千万。
左右须照应,上下如环链。
俯仰能互救,黑白不可犯。
担夫公主道,其中理最善。
结体即单字中点画安排与形式布局之法。
书法之章法
章法有规矩,起承转合换。
起时堂而皇,承接顺自然。
转时骇浪奔,合则水连天。
圆月大如轮,星斗时隐幻。
章法即构图,包括正文、落款、钤印等。
致金根
2018年元月
拜得名师有真传,浸淫翰墨已数年。
莫道尺幅长几许,说来规矩百乃千。
秦金根,安徽省政协委员。供职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美术出版社,任《书画世界》副主编、编辑部主任。师承欧阳中石先生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书法并书法理论均有建树。
致嘉林兄
塘中无魚虾自奇,幸得慧眼识珍稀。
可怜数载临池日,三更灯火五更鸡。
为沪上友人嘉林兄题写横幅,嘉林兄致谢。作者以“致嘉林兄”回谢。嘉林兄继而作《致明阳老师》唱和:“鱼自潇洒虾自奇,造物神工足珍稀。半生临池杵成针,百家堂前见君迹”。